史上发行规模最大可转债 到期摘牌

10月28日,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转债到期兑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这意味着,这只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以99.67%的高比例转股,实现了近乎完美的收官,并将显著提升浦发银行的资本实力。
转股比例高达99.67%
浦发银行发行的500亿元可转债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期限6年,发行规模为500亿元,为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自2020年5月4日起进入转股期。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7日,累计已有498.37亿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占浦发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3.4701%。
同时,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0.3258%。浦发银行将对其进行到期兑付,并称未对公司资金使用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浦发转债最终转股比例高达99.67%,这一转股比例超出市场预期。
浦发转债实现高比例转股,将显著提升其资本实力。浦发银行表示,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市后,浦发转债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有所增加,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过,由于公司总股本增加,短期内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预计对股息率摊薄影响有限。资本补充到位,为浦发银行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
股东与“白衣骑士”接力驰援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回顾浦发转债的转股历程,是借鉴了此前的“光大模式”。不过,股东与多路“白衣骑士”的驰援,也为浦发转债最终实现高比例转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尤其是6月以来,信达投资、东方资产、中国移动先后通过二级市场或转债转股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
梳理时间线来看:
首先,两家AMC先后增持浦发转债,并迅速转股。今年6月份,信达投资将其持有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9月,东方资产及其控制的一致行动人通过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信达投资和东方资产也向浦发银行派驻了董事。
此外,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近期陆续启动多次大规模转股。10月13日,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5631.45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0月17日,中国移动又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0月24日,中国移动再次将其持有的1483.83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至此,中国移动持股比例增加至18.18%。
“整体来看,浦发银行本轮转股节奏安排清晰,推进过程有条不紊,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到主要股东集中转股,体现出管理层在推动转股和补充资本方面的决心与执行力。”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新入战投和原大股东是转债转股中坚力量,持股稳定性较高。AMC举牌和大股东增持,也充分彰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